中風也被稱為腦卒中,是一種突發的腦出血性疾病,很容易危及患者的生命。一年中有兩個中風高峰期,即氣溫在0℃以下的隆冬和32℃以上的盛夏。
“熱中風”大多屬于缺血性腦卒中,主要跟下面幾個原因有關:高溫天氣下,體內的水分通過汗液大量蒸發后,如未能及時補充水分,會讓血液變得黏稠,血流速度減慢,血液循環負荷過重,容易引起中風。尤其是患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疾病的人。
天氣炎熱時,血液會流向外周皮膚,使大腦血流量減少,易引起缺血,患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更易發生腦缺血。
高溫酷熱易使人心情煩躁,情緒變化較大,引起血壓波動,進而誘發中風。

意識障礙
人在疲倦、睡眠不足等情況下打哈欠是正常的。但如果沒有以上因素卻還是哈欠連天,可能是由于腦血管硬化,管壁彈性降低,管腔變得狹窄,大腦血流量減少,腦組織呈缺血、缺氧而導致的。臨床報告顯示,患缺血性腦血栓病者,80%的患者發病前5~10天會出現哈欠連連的現象。嗜睡往往在中風發生前的6個月或者1年就出現了,輕者飯后困頓、不睡不行,重者晝夜嗜睡,全天24小時睡個不停。因此,一旦出現原因不明的困倦嗜睡現象,一定要高度重視!

疼痛表現
這種頭痛是一種難以忍受的局限性頭痛,有人還伴有惡心嘔吐。舌頭如果在沒有明顯誘因的情況下出現疼痛,多是微血管炎癥反應所致,與血粘度增加有密切關系。
感覺異常
突然感到一側面部、手臂、指頭麻木,特別是無名指,應多加以注意。

一過性黑蒙:突然眼前發黑,視物不清,往往數秒鐘后恢復,這是因為大腦內血流量減少引起的。短暫性視力障礙:出現視物模糊或視野缺損呈陣發性發作,一般在1小時內自行恢復。主要表現為語言不利,說話不清,吐字困難,失語或者語不達意等,這是因為腦動脈供血不足,影響了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導致的。突然頭暈目眩,看周圍物件都在旋轉,幾秒鐘后便恢復正常,可能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俗稱“小中風”。

運動障礙
如果步態突然變化,并伴有肢體麻木無力時,可能是腦血栓的前兆信號。特別是高血壓患者,可能還伴有眩暈。由于腦血管硬化,引起腦供血不足,導致運動神經功能障礙,而容易發生跌跤。總之,中風是可防可治的,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重視上述中風先兆癥狀,一旦出現及時就醫,千萬不要耽誤,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