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有云:“春夏養陽”,這是中醫遵循因時制宜的養生原則之一。歷代養生家也都對陽氣非常重視,認為機體陽氣充沛,才是健康長壽的前提。
炎熱的夏季,萬物生長,陽氣在外,陰氣在內,如果不注重保養的話,則會導致陽氣流失,身體健康也會受到影響。

所以,夏季養生,重在養陽,凡有耗損陽氣及阻礙陽氣暢達的情況皆應避免。下面詳細了解一下夏季“養陽”的注意事項!
夏季高溫濕熱,冷飲也成為人們的解暑首選。但是夏季人體陽氣處于外泄的狀態,過多喝冷飲容易損傷脾胃之氣,導致食欲下降、胃痛、腹瀉,長期飲用還會導致脾腎陽虛。
此外,冷飲屬于寒涼之品,會阻遏了陽氣的運行。寒涼之氣把陽熱之氣裹起來,醫學上叫“寒包火”,陽熱不能透達于外,郁而化火,就容易出現咽痛、口腔潰瘍等上火癥狀。
西瓜、哈密瓜、黃瓜等清爽可口的瓜果在夏天很受歡迎,但瓜果吃太多容易損胃陽。尤其是體寒怕冷、面色蒼白的人更要少吃寒涼的瓜類。注意,除了南瓜,所有的瓜類都是寒涼的,適當食用即可,不可貪多。

長期呆在空調房里,陽氣浮于體表,陰寒易藏于體內,脾胃陽氣易受損,虛寒內生,容易引起消化系統疾病。夏季室內最好每天保持自然通風,當必須開空調也要注意以下事項:2、進入室內時,不要立即開空調。因為室外氣溫高,毛孔屬于張開狀態,此時冷氣吹過皮膚,易致風寒之邪侵入身體,損傷陽氣;3、開空調后,最好蓋上小毛毯或披上一件長袖衣服,這樣能防止腰部、腹部、肩頸等被冷氣侵襲。
晚上11點到凌晨3點人體陽氣最為旺盛,這個時間段還沒有入睡,不僅會影響陽氣的生發,也會影響肝臟健康。所以,養陽切忌熬夜,如果實在睡不著,建議喝杯溫熱的蜂蜜牛奶來助眠。

生姜含有豐富的姜黃素和姜辣素,有活血化瘀,祛濕排寒的功效。夏天適當吃姜能夠幫助排出體內的濕寒之氣,有助于養護陽氣。
夏季適量運動,每天保持出點汗,是養護陽氣最簡便的方法。
運動時,全身汗水津津,此時陽氣蒸化體內的津液從腠理(皮膚、肌肉的紋理)而出,而體內的宿寒等也會一定程度的隨之外泄。建議在早晨鍛煉,運動項目可選擇慢跑、太極拳、快走等等。

就外界環境來講,早晨比晚上略微涼爽,更利于運動;從內部氣血陰陽來講,午后陽氣漸衰,從中午之后到晚間,陽氣逐漸“蟄伏”,到夜深時“陽入于陰”。如果晚間鍛煉,一定程度上會激發逐漸“趨靜”的陽氣,陽不能入于陰,既影響睡眠,也會造成陰陽失衡。時間久了,陽氣也會在無形中受損。
我國古代醫書中提過“喜則生陽”,保持樂觀的心情,平和的心態,能夠保證人體機能協調,有助于保存體內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