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伏天,天氣愈加悶熱,簡直讓人窒息。很多人都會出現各種不適,比如頭暈、惡心、肢體無力等,一開始都不以為意,以為是天氣太熱,中暑了。
殊不知,這可能是“中風”的先兆,千萬不要忽視,以免造成無法承擔的后果。下面來詳細了解一下中暑與中風!
中暑是指長時間在高溫環境中,因為高溫加上機體散熱較差而導致的機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進而誘發出來的一系列癥狀的綜合征。
中風,多稱為腦中風,又被稱為腦卒中、腦血管意外,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因各種原因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而引起腦組織缺氧損傷或者壞死的一種疾病。
腦中風患者,多數為高齡或者有高血壓、糖尿病等高風險因素,比如:
一個30歲出頭的人,意識不清,如果沒有高血壓糖尿病,多數需要考慮是中暑;如果一個高齡、抽煙、喝酒、糖尿病高血壓的患者,多數需要考慮中風。
當然,高危因素多的人因為體質虛弱也可能會中暑,所以,這僅是一個方面,需要全面考慮。

高熱是中暑常有的伴隨體征,且體溫極高,多在40℃以上,可能無汗,因體溫調節功能衰竭;中風病人可大汗淋漓,體溫不一定很高,主要是脫水血黏稠。
中暑的中樞系統表現,多數為全身性,比如頭暈、渾身乏力等。腦中風所導致的中樞系統表現,因為其支配區域的原因,多數表現為單側的體征,比如:左側的肢體癱瘓,左側的肢體乏力,右側的面部癱等。如果患者發病環境為高熱酷暑,且患者正在從事勞作,那么中暑的可能性較大。
中風的發生,并不需要過于嚴苛的高氣溫環境。如果本身有基礎疾病或者因年齡增長,存在血管脆弱的問題,加上頻繁進出溫差較大的環境中,都是存在中風的風險。
此外,根據相關的統計,大部分的中風患者在出現癥狀時都有明顯的情緒波動。

無論出現“中暑”還是“熱中風”,都要迅速撥打120急救,以免延誤治療。遇到中暑的病人,應先將患者移至通風陰涼處,用適量鹽水補充身體流失食物鹽和水分,同時,可用濕冷毛巾反復擦拭患者四肢及頸部等處。
當身邊的人腦梗病發時,搶救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勿慌張急躁,錯誤的操作有可能加速病情惡化。

1、不要急于從地上把病人扶起,最好2~3人同時把病人平托到床上,頭部略抬高,以避免震動;2、松開病人衣領,取出假牙,嘔吐病人應將頭部偏向一側,以免嘔吐物堵塞氣管而窒息;3、如果有抽搐發作,可用筷子或小木條裹上紗布墊在上下牙間,以防咬破舌頭;4、病人出現氣急、咽喉部痰鳴等癥狀時,可用塑料管或橡皮管插入到病人咽喉部,從另一端用口吸出痰液;5、在送醫院前盡量減少移動患者,轉送病人時要用擔架臥式搬抬。